台灣三間純網路銀行比較

發佈日期:2021-6-20;上次更新:2022-4-4

2019年金管會久違的發出了新的銀行營業執照,而且一次就是三間。台灣的銀行數量普遍被認為太多,2000年後政府就開始鼓勵金融業合併,集中資本以利在海外和各國銀行競爭。在這背景下,再開放新的銀行設立真的是很神奇的事情。

原因就是台灣的數位金融發展落後其他國家太多,政府打算透過有限制的純網路銀行引入外國的經驗,一口氣加速數位金融商品的豐富度。

在純網銀寫入法規之前,金管會一定程度開放了網路能辦理的業務,及放寬了銀行和其他行業的資料對接,但積極推行數位業務的就只有幾間銀行,而且即使法規上能完全網路辦理的服務,各銀行還是因為系統問題讓客戶最少要臨櫃一趟。

純網銀開放之前

金管會開放網路開設銀行帳戶後最積極的就是台新銀行的 Richart 品牌及國泰的 KOKO 品牌,實質上他們也吸引了不人前去開戶,但吸收的存款總量還激不起其他銀行的競爭心理,而且在當時 Richrat 和 KOKO 仍有不少服務要臨櫃開通權限,談不上完全純粹的數位服務。

再來是2017年王道銀行改制,從原本的純企金銀行改成也能承作個人金融服務普通銀行,由於原本只服務企業,他們分行根本沒幾間,必然使用全網路服務。王道銀行在個金市場是間全新的銀行,一開場必需要用相當大的力量從舊銀行中搶下客戶,從這邊開始傳統銀行的數位金融服務終於有比較像樣的進步。

但王道銀行集團並不是個多角化的事業集團,主要營收都在銀行上,並沒有推出很強的異業整合能力。其他銀行學習完王道銀行的模式後數位化的速度又慢了下來,就單純在活存利率上競爭。金管會鑒於這個現象決定學習外國開放無實體分行的銀行牌照,吸引外國的純網銀及非金融業的企業加入台灣的銀行業市場,豐富各種類的數位金融商品。

法規面的純網銀

純網銀和一般銀行沒有什麼不同,除了部份法規上一定要臨櫃處理的服務外(部份企金服務)其他都能辦理。法規上要通過紙本服務都以郵寄、視訊截圖的方式處理,身份驗證大多仰賴自然人憑證。

股東組成

股東方面有限制新設純網銀必需要有現有金融業者參股40%以上且當中必需要有銀行或金控持有25%的股份。由於純網銀能作的事情傳統銀行都能作,各現有銀行不會想再全資投入再創立新的銀行。這規則註定了新設純網銀必定是合資公司。

樂天銀行

股東結構:樂天集團51%、國票金控49%

樂天集團在2008年就在日本經營純網路銀行,日本總開戶到超過900萬戶,是日本最大的純網銀。集團內本身就有很成熟的銀行系統,很不意外的成為了三間純網銀中最早開業的。樂天集團的金融部門目前只有銀行和信用卡部門有引進台灣,但在日本他們還有證券、保險、信託、租賃相關子公司,可以期待樂天繼續引進這類服務,在台灣建立起金控集團。

國票金控是台灣所有金控中唯一沒有銀行服務的,旗下個金服務只有證券。國票金控化後傳出不少想併購其他小型銀行的消息,但都沒有成真,這次政府突然開放新的銀行設立想必他們一定不會缺席。

對樂天集團來說,他們早在日本有純網銀經驗,有本錢全資設立銀行,但政府又要求新設純網銀必需要現有金融業的合資,旗下沒銀行的國票金控就成了最佳合作夥伴。國票沒有經營銀行的經驗,對於樂天的銀行經營不會干與太多,日本經驗移植台灣就不會有太多阻礙。而對於國票來說沒經驗的他們要全資成立銀行,想必是很難在眾競爭者中突圍,不如和最有純網銀經驗的競爭者「樂天」合作,然後再從中學習,等到併購小型銀行的計畫成真,再將經驗轉移過去。

Line Bank

股東結構:LINE集團50%、富邦集團30%、中信銀5%、渣打5%、聯邦銀5%、遠傳5%

LINE集團的產品早就深入台灣人的生活當中,金融部門的三方支付、點數系統、電子票證都有很高的市佔率。和其合資的集團除渣打外都是LINE集團在台灣一直以來的合作夥伴,富邦、中信、聯邦都有推出 LINE Pay 信用卡,遠傳則是在 LINE Mobile、LINE Music 上有合作經驗,渣打則是在亞洲不少國家有投資純網銀,這次台灣開放純網銀設立就順勢投資了。

台灣 LINE Bank 是LINE集團第一個以主要股東身份拿到銀行經營執照的銀行,在這之前推出的泰國、印尼 LINE Bank 都是以次要股東的身份提供社群通路給現有銀行業者。台灣 LINE Bank 從無到有成立經營經驗將會成為預計在2022年開業的日本 LINE Bank 的參考。

由於台灣 LINE Bank 是LINE集團第一間銀行,所以開業速度、集團內合作案都不如早有純網銀經驗的樂天,不過依靠 LINE 集團在台灣的千萬會員,開戶數一下子就超過了樂天銀行。

將來銀行

股東結構:中華電43%、兆豐銀25%、新光集團14%、全聯9%、凱基銀7%、關貿1%

中華電最大股東為交通部,兆豐金、關貿的最大股東為財政部,兩部會關係企業合計持有69%。將來銀行可以看成又多了一間官股銀行

電信業入主金融業

可以看到台灣的三大電信都有入股純網路銀行,是為什麼電信業對金融這麼有興趣?

電信業常推的月租抵購機另一個面向來說就是在和電信業借錢買手機,而電信其實也承作了相當多的生活繳費服務,各類的金流其實都能回灌到個人的信用分數上。

電信業早就以購機的模式在從事個人的金融服務,而承作的金流量也足夠拿來評估信貸。政府也在多年前就開放銀行採用「電信信用」來評估個人還款能力,五間電信中也有三家合作過相關方案,這波的電信業參股純網銀就只是順著這個潮流來和銀行有更深度的合作。